2018年10月17日
发布者: 上海开眼SEO优化
自媒体趋势如今竟成了这副场景
自媒体在如今的互联网行业那可谓是红了一半天,那今天Q&A营销小编就来讲讲这三大头领,数据分析巨大阿
小早说:对自媒体来说,互联网上曾有两波半红利.第一波是 10 年的微博,第二波是 13 年的微信,另外半波是 16 年的今日头条.腾讯、微博和今日头条的绞杀,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.4 月,今日头条推出”微头条”,相当于在端内内置了一个微博;5 月,微信上线”看一看”功能,评论普遍认为这就是个朋友圈版的今日头条;6 月,微博改版,将「热门」频道移到首页第二个 tab,这也是一个近似于头条的信息流.
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做社交的加算法,靠算法的做社交.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,也许,平台模式整合能释放出一轮新红利.”头条化”成内容业主流,腾讯、微博偷师今日头条,今日头条代表的算法分发机制,毫无疑问已经被各平台真正重视起来.不仅搜狐、网易、新浪等传统门户纷纷宣布转型,就连腾讯、微博也开始”头条化”.今年 6 月,腾讯任命”三把手”任宇昕担任 OMG 新舵手,而任宇昕此番的重要任务,就是”加快算法推荐等技术的突破,打造完整的内容生态”,暗示着其基本的调整逻辑,就是狙击今日头条.此前,微信已于今年 5 月推出”看一看”功能,为用户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内容,不仅在页面布局上与今日头条高度雷同,就连”不感兴趣”的功能,也与今日头条如出一辙.而在”媒体人”曹国伟带领下的微博,也走在了”头条化”的道路上,在时间线体系外加入了智能推荐体系,并在去年 4 月推出了”未读池”算法,在社交分发的基础上通过算法干预用户的信息流.
.jpg)
前不久,更是把热门频道移到了首页第二个 tab 的显著位置,算法解决了”微博刷一会就没了”的尴尬.左起:微信”看一看”页面、今日头条首页、微博热门频道信息流,甚至,微博 PC 端首页(未登录状态下)的样式也对今日头条进行了一次逼真模仿.可见学习对手的决心.目前,对各大内容平台而言,”头条化”似乎已成为一种主流 ,并在各自产品的基础上,纷纷开启了算法分发之路.
所以,着眼于长期利益,近半年来,”社交化”成为了今日头条的头号战略,并且可以观察到的是,这一战略正在其产品层面中展开了落地尝试.对于一款资讯产品,如何才能建立起”社交化”氛围,加强用户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连接互动?目前看起来,头条正在通过三种途径进行尝试:第一种方式类似于微博早期做法,推出微头条和问答,引入明星、网红、大 V 等,增强用户对内容来源的认知,培养用户”关注”的习惯.今日头条推出的”明星上头条”和问答项目,第二种方式是通过产品迭代,让用户尽可能地多看到”关注”的按钮,并点击它.
而今日头条,此前只给了自媒体流量,而没有给粉丝.现在,随着算法+社交趋势的确立,微博微信再次释放出流量红利,研究「公众号如何能出现在”看一看””搜一搜”中」、「微博如何能出现在热门频道」早已成为了自媒体的研究课题.这是自媒体人对红利的敏感.而至于全面社交化的今日头条,是否会让剩下半波粉丝红利彻底释放,我们还无法预测.但目前观察来看,已经有一批人抢先行动了起来.
这些帐号就像当初的”冷笑话精选”和”十点读书”那样,手脚麻利地占住了有利地形,然后寄希望于平台的繁荣与开放,坐收红利.想必那些争先恐后求互粉的头条号自媒体,也正是怀着这般愿景吧.不过,这可能是抓住潜在红利的正确姿势.
相爱相杀何时了呢?对于自媒体竞争激烈的也是不分上下,那么Q&A营销小编就像说一句,不如做网站优化吧,哈哈